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维修电机槽口处理方法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维修电机槽口处理方法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电机维修过程中,定子大修所用的槽楔子(既你所说的定子竹签),根据电机槽口宽度来选择。具体方法如下:
1.电机选择槽楔子时,要根据槽口宽度。选择合适,最好就是打进去的要紧一点。
2.什么情况最为合适?直接将定子绕组下到槽里面,将槽里面的,负荷压下,打上槽楔子。紧一点好3.也不能太紧,那样会槽楔子进去一半就在进不到对面。很不好。要是有哪里不清楚的,可以回复我。
1、转子损耗
转子I^2R损耗俗称转子铜耗,主要与转子电流和转子电阻有关。电动机转子I^2R损耗相应的节能方法主要有:
(1)减小转子电流,这可从提高电压和电机功率因素两方面考虑;
(2)增加转子槽截面积;
(3)减小转子绕组的电阻,如***用粗的导线和电阻低的材料,这对小电动机较有意义,因为小电动机一般为铸铝转子,若***用铸铜转子,电动机总损失可减少10%~15%,但现今的铸铜转子所需制造温度高且技术尚未普及,其成本高于铸铝转子15%~20%。
2、铁芯损耗
交流电机的交变磁场在铁心中产生的涡流电流损耗,涡流过大,使得电机整体温升过高,绕组散热速度降低,导致绕组过热电机烧坏。降低电动机铁耗的方法有:
(1)减小磁密度,增加铁芯的长度以降低磁通密度,但电动机用铁量随之增加;
(2)减少铁芯片的厚度来减少感应电流的损失,如用冷轧硅钢片代替热轧硅钢片可减小硅钢片的厚度,但薄铁芯片会增加铁芯片数目和电机制造成本;
(3)***用导磁性能良好的冷轧硅钢片降低磁滞损耗;
基于三相六状态方波驱动方法的无刷直流电机电流谐波较高,转子涡流损耗较大,易造成永磁体过热不可逆退磁.同时,较大的铜耗易导致电机绕组温升过高,降低电机可靠性.提出一种基于电流规划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方法,该方法以三相反电动势作为状态变量。
以下三种方式:
1.人工或者半自动绕线,人工当然是可以绕的,但比较麻烦,容易伤线,遇到圈数多的又记不住,而且人工比较慢,成本还不低;半自动基本只能实现绕线环节,其他也是没办法处理的。这两种方式现在也有人在用,主要针对批量不大的定子或者是异形产品,对于大批量的定子产品是需要大量人工的,说实话很不划算。
2.飞叉式外绕线机,主要针对航模,无人机,植保机,扭扭车,吊扇,筋膜枪,旋变、风扇等电机定子槽口向外的产品,飞叉又有单飞叉和双飞叉之分,主要通过模头、护板、模具带动线高速旋转,一圈一圈有序的绕线排线。飞叉是比较经济的绕线方法,价格上也相对便宜,目前应用是比较广泛的。
3.针式内绕线机,主要针对家用电器、扇热风扇,水泵、电动工具等电机定子槽口向内的产品,主要通过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驱动针头的上下移动,有序的排线绕线动作,相对于飞叉式绕线,这种方式更为精密,绕线效果也更好,当然价格也稍微要贵一些。
电机线圈绝缘损坏情况复杂,有的可以补救,有的则无法补救。
当线圈在出槽口由于绝缘介质被钢片切破时,可以用红外灯烘热线圈后用力撬起在槽口处插入绝缘纸垫上,浇漆烘干。
但是如果己有大电流通过而形成线圈与钢片的熔坑,并有飞溅的金属粒时,基本没办法。
同样,线圈中一两匝微小的点状击穿可分开线匝,浇漆烘干重包。但严重的坑状击穿便没法想了。
一般说来,线圈出问题,一发现飞溅的熔珠,基本报废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维修电机槽口处理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维修电机槽口处理方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gzshgk.com/post/459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