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维修方法 > 正文

塑模维修方法,塑料模具维修方法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塑模维修方法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塑模维修方法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模具试模中压模是什么意思?
  2. 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?

模具试模中压模是什么意思?

不知道你是否指塑胶模具(用射出成型机,生产塑胶产品的模具)试模? 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一下, 塑模试模时,大概流程如下:

1.打开成型机动模背板和静模背板,

塑模维修方法,塑料模具维修方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.将模具吊起放到成型机动模背板和静模背板之间,

3.用模具上的定位环对准成型机静模测定位孔定好位置

4.合上成型机动模背板和静模背板,压紧,

塑模维修方法,塑料模具维修方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5.然后用压板(一个金属小块)配合锁螺丝,将模具压紧在成型机的动模背板和静模背板上 你讲的压模不知是否指的这里,将模具压紧在成型机背板上(有的地方名称不同)。 当然也可能你指的压模指的是另外一个意思,我也说明一下: 模具成型产品时,合模后再打开模具,发现模具动模侧和静模侧分模面之间有东西(如产品移位跑出模腔范围,还比如有其他东西掉到分模面和机构件空隙内),或发现结构零件动作不顺畅(有东西夹到啦里面),且模具零件基本上或多或少的受到破坏(变形,或崩断,或凹陷,或机构卡死),这种情况我们也将压模,压模后通常情况下需要下模修理模具。

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?

第一是塑模。就是将准备铸造的器型线塑出泥模。

第二是翻范。就是在泥模上翻出外范,在泥模或外范上雕刻所需的花纹。然后将泥模外表刮去一层作内范,或另外制作内范。需要注意,内范与外范之间的间隙,就是要浇铸铜器的壁厚。

塑模维修方法,塑料模具维修方法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第三是烘烧。就是将外范和内范阴干,晾晒后,组合放进烘窑中烘烧,使之脱水、定型。

第四是浇铸。从泥范的小孔浇铸进去青铜液体,等待液体凝固后,将内、外范打破,取出所铸的器物。

第五是打磨。就是对器物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,修整毛边,不至于扎手

青铜器铸造工艺是古代青铜器制作的主要工艺。其基本流程如下:

1. 设计和制作原型:首先,需要设计和制作出青铜器的原型,通常使用泥塑或木雕等手工艺制作。

2. 制作模具:将原型放入沙箱中,用湿沙包裹,然后用刀子在沙子上刻出原型的轮廓。之后,将沙箱翻过来,取出原型,将模具中的泥土烘干,使其硬化。

3. 浇铸:将熔化的青铜液体倒入模具中,待铜液凝固后,取出模具,就可以得到青铜器的初步形状。

4. 去毛刺和打磨:将初步成型的青铜器去除毛刺和不平整的部分,然后进行打磨和抛光,使其表面光滑。

青铜器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:

1. 选矿冶炼获得青铜原料。选取铜矿和锡矿,经过冶炼得到青铜合金,通常铜锡比例在3:1到15:1之间。

2. 制作模具。根据要铸造的青铜器形状制作黏土模具,在模具上开出导流槽和铸件孔。模具的材质要耐高温,密实不漏气

3. 酻�不起泡,且有一定的粘性和刚性。

5. 预热砂模。将砂模放入窑中,加热到一个适宜的温度,以防铸入的熔融青铜合金过快温度下降,影响铸件的铸造效果。

6. 熔融青铜和注液。将青铜原料投入窑炉,加热至完全熔融,温度一般控制在1000-1300°C。熔化后的青铜流入熔化池,经过精炼后浇注到砂模的铸件孔和导流槽中。

7. 阴烧和取件。注完青铜后,在一定的温度下缓慢冷却砂模,这一过程称为阴烧。待砂模完全冷却后打开,取出青铜铸件。

8. 修整和上色。通过切削、研磨、抛光等方式修理铸件表面缺陷,然后上蓝色或绿色等艗到高质量的青铜器铸件产品。这是中国古代黄河文明的重要技术成果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塑模维修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塑模维修方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