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数控尖刀维修方法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数控尖刀维修方法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先按常规对刀,然后在MDL方式下执行一次该刀具号,停车后换手轮方式,将刀具对进牙内,查看显示屏上Z轴尺寸是否和实际测量尺寸相同,相差的值刀补上。然后在将X轴退出些,车一刀看看,不行再补。我这样对刀,如有高手请教一下。
刀补常用的方法是里加外减。刀补有形状补偿和磨耗补偿,一般换新刀片在磨耗里让0.3到0.5左右。在刀补有两个数据栏,一个是对刀用的,一个是填刀补用的。把页面调到刀补的页面上,找到所对刀的刀号(T0101就把光标放在01上)。然后开始对刀,刀尖轻轻的沾着工件的端面,就沿着X方向退出来。拓展资料:在实际加工工件时,使用一把刀具一般不能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,通常要使用多把刀具进行加工。作为基准刀的1号刀刀尖点的进给轨迹如图5.1所示(图中各刀具无刀位偏差)。其它刀具的刀尖点相对于基准刀刀尖的偏移量(即刀位偏差)如图5.2所示(图中各刀具有刀位偏差)。在程序里使用M06指令使刀架转动,实现换刀,T指令则使非基准刀刀尖点从偏离位置移动到基准刀的刀尖点位置(A点)然后再按编程轨迹进给。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数控车床
X=2R(1-tgQ/2)tgQ R是刀尖半径 tgQ 是倒角的角度 盗45° 就45 倒30就30 Z=R(1-tgQ/2) 给你举个例子 倒角45 的长度为C1的倒角 R0。8的外院车刀 外径为20 的 棒料 就是 X=2*0。
8(1-tg22。5)tg45=0。937 约等于0。94 这个就是刀补了 然后就是 C1的倒角 1*2 0。94=2。9420的外径减去2。94=17。06 Z=R(1-tg22。5)=0。468 约等于0。47 然后C1的倒角 1 0。
47=1。47 程序就是 G01X17。06 Z0 F0。25 X20。0 Z-1。47 Z-3。0如此吧 。。。。。。。。 但是一般编程的话光是切削 倒角 外径 程序里得有 预留量 就是 在切到端面之前的Z距离 一般是0。
5 也就是说程序里得加上0。5的距离 例如:还是C1的倒角X=2(X1 X2) 2R(1-tgQ/2)tgQ=2(1 0。5) 2*0。8(1-tg22。5)tg45=3 0。94 3。94Z=R(1-tgQ/2) Z1=1。47程序是:G00X16。
06 Z0。5 G01X20。0 Z-1。47F0。25如此。。。。。。 给个满意吧 还有啥不会的再问我。
?数控车床内孔震刀问题是指在加工内孔时,由于切削力的作用,刀具出现振动和共振现象,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。
解决方法如下:1.使用合适的刀具:选择合适的刀具类型和尺寸,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加工要求,选择合适的刀具形状、刀尖半径、刀柄材质等,以提高切削力的稳定性和刚性。
2.优化切削参数:合理调整切削速度、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,以减小切削力的波动,降低共振风险。
在调整参数时应综合考虑切削稳定性和加工效率的平衡。
3.提高工件夹紧和刀具安装的精度:确保工件夹紧力均匀,刀具安装牢固,减少刀具与工件之间的间隙,增加切削系统的刚性和稳定性。
4.增加刀具的防振措施:使用带有防振装置的刀具,如防振刀杆、刀柄补偿装置等,可以降低刀具振动的幅度,提高加工的稳定性。
5.加装刀具附件:例如加装刀具衬套、刀具减振片等,能够有效减少刀具振动和共振现象,提高加工质量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情况下的内孔震刀问题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和解决方法,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控尖刀维修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数控尖刀维修方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gzshgk.com/post/38487.html